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刊学报 > 历史期刊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02期目次

发布时间: 2022-05-13 05:07     来源:市委党校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02期目次


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 关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考

    王也;刘梦婷;

    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新时代继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我们首先需要科学把握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准确理解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促进公平正义;树立共同富裕是奋斗出来的理念,激发个体动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022年02期 v.24;No.201 5-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1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以《新青年》为中心的考察(1918年10月—1922年7月)

    董潇铭;

    《新青年》是二十世纪初极具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刊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新青年》诞生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浪潮中,其间又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所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浪潮互相碰撞。它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争、介绍俄国革命的经验和各国运动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它在传播过程中巧妙运用开辟专栏专号、采取多样化体裁、注重与读者互动等传播策略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其传播策略对当今宣传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2年02期 v.24;No.201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探赜

    程双齐;李大棚;

    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开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党为了适应社会革命的需要对自身进行了淬火般的锻造,在不同阶段实施了强有力的自我革命,积累了丰富的自我革命经验,形成了宝贵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是:思想建设引领党的自我革命、优良作风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健全制度保障党的自我革命。现实启示是自我革命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必须与社会革命建立良性互动。

    2022年02期 v.24;No.201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平等观论析

    王显星;

    平等既是衡量社会关系的尺度,也是规范人类行为活动的准则。因此,探究《反杜林论》对于人们重新认识平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平等观的重点内容包括平等的转变要经历由局部利益到整体利益的渐进式发展进程,废除阶级是无产阶级实现平等的实质内容。恩格斯平等观的三种特征说明平等在一定限度内是具有相对性的平等,不同阶级的平等对应不同的利益需要,平等状况是根据现实的人本身反映的。当前,论析《反杜林论》中平等观能为维护人民的平等权利,辨识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局限提供有益价值。

    2022年02期 v.24;No.201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县级党校分类改革背景下乐山市县级党校图书馆(室)的发展思考

    周雪梅;

    县级党校分类改革为县级党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县级党校办学保障的图书馆(室)要抓住这次发展的新机遇,正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缺乏、专业人才缺失,并从加强图书馆(室)建设、建立图书馆(室)联盟、创新服务内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县级党校图书馆(室)的发展之路。

    2022年02期 v.24;No.201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两个确立”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

    蔡佳卉;

    “两个确立”是我们党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历史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坚持“两个确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伟大奋斗目标的精神旗帜、政治保证和行动指南;拥护“两个确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诉求,是统筹“两个大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内在需要;捍卫“两个确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

    2022年02期 v.24;No.201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光辉典范——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体会

    邹健明;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光辉典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宏伟杰作。它坚持客观全面的方法,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曲折;坚持联系发展的方法,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运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坚持正确看待群众和个人历史作用的方法,明确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充分肯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2022年02期 v.24;No.201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1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乡村振兴

  • 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快速发展——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韩琼慧;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的重要载体,是乡村产业兴旺的示范样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近年来,中共乐山市委、乐山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抓手,已初步构建起了独具乐山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梯次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体系,在壮大地方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依然存在量多质不优、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园区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科技支撑力量较弱、建园资金不足、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为此,应强化机构管理,严格督导考核;科学做好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做好“三篇文章”,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增强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22年02期 v.24;No.201 48-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四川乌蒙山区乡村振兴

    陈金龙;郭剑英;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策的延续,是下一步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四川乌蒙山区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在该区域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四川乌蒙山区发展存在“五不适应”:乡村现实地位与旅游发展愿景不相适应、行政主管部门能力与旅游产业特性不相适应、资源开发程度与旅游资源禀赋不相适应、基础设施条件与旅游发展形势不相适应、要素保障能力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为此,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监督管理力度;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补齐发展短板,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破除瓶颈制约,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

    2022年02期 v.24;No.201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选择

    林梓元;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包括外在社会保障和内在综合素质的市民化,让农业转移人口更有能力和条件完成市民化这一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任务,存在需要满足、政策制度和矛盾衍化等方面的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集成改革的系统工程,要从收入分配出发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新格局中有序引导就近市民化。

    2022年02期 v.24;No.201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李茂平;褚欣逸;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人口流动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城务工青年呈明显的“回流”趋势,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人数激增。返乡青年呈现新的群体特征,返乡回流后融入乡村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就业创业青年,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充分把握其返乡回流后的乡村社会融入现状,从工作、生活、经济、交往、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剖析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背后根源。促进返乡就业创业青年有效融入乡村,应强化政策保障,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参与度,建立朋辈互助机制。

    2022年02期 v.24;No.201 68-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绿色转型综合水平的时空演变研究

    罗眉;艾静静;李金泉;

    产业绿色发展既是对我国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替代,也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本文从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环境生态、产业绿色转型潜力三个层面构建产业绿色转型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通过线性加权求和得出成渝地区2010—2019年各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综合水平。研究表明:成渝地区各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综合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水平较高;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环境生态、产业绿色转型潜力三大子系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间分异现象,创新和经济要素具有不断向区域中心城市进行自我强化集聚的趋势。

    2022年02期 v.24;No.201 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四川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及对策研究

    刘世炜;

    基于2011—2020年全国和四川省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薯类、烟叶、油菜籽、花生、棉花、糖料的生产面积和产量等相关数据,以全国为参照地区,用优势指数法测算四川省主要农作物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研究发现:与全国相比,四川省的玉米、大豆、薯类、烟叶具有一定的产量比较优势;稻谷和油菜籽具有显著的产量比较优势;花生、棉花、糖料不具有产量比较优势;稻谷、烟叶、花生具有一定的规模比较优势;薯类和油菜籽具有显著的规模比较优势;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糖料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薯类和油菜籽具有显著的综合比较优势;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烟叶、花生、棉花、糖料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2022年02期 v.24;No.201 83-93+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制造业“双轮驱动”的“夹江路径”探析

    许天毅;

    近年来,夹江县牢牢把握“工业兴、夹江兴,产业强、夹江强”的目标,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为契机,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动产业现代化、高端化、成链化发展,提升县域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以民用核技术、陶瓷等产业为主干培育形成“核、瓷、纸、茶、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培育面临激烈的竞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较大。为此,要全力推进民用核技术产业“一号工程”,全力推进“西部瓷都”二次创业,以园区壮大突出工业振兴。

    2022年02期 v.24;No.201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打造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新高地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漆宾;

    核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夹江县拥有打造民用核技术产业新高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发展民用核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区域竞争较为激烈和市场化运作经验不足。为此,夹江县打造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新高地,要凝聚全县共识,完善发展规划;加快园区承载,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开明开放,实现产业集聚;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区块;发挥“堆谷”优势,打造全国之最;扩大核心优势,壮大产业规模;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国防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当地发展。

    2022年02期 v.24;No.201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法治论坛

  •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乐山实践及对策建议

    沈建军;王京星;李雯瑶;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旨在实现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和执法能力的现代化,构建简约便民、规范高效、权责清晰之政府治理体系。乐山市成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后,经过几年的努力,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现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与此同时,还存在体制机制尚未理顺,“衔接沟通”不通畅;执法主体独立性不强,“执法效能”不高效;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协调配合”不顺畅;配齐配强执法力量不足,“保障监督”力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要健全机制“保畅通”,厘清职责“凸综合”,协调配合“提效能”,强化平台“促保障”。

    2022年02期 v.24;No.201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关于完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思考

    徐意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庞杂、政府监管亟待法治化、现行法律制约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化进程、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凸显,对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要抓住全面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契机,梳理现有法律法规,加快《石油天然气法》的制定与实施,规范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行为,推动石油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2022年02期 v.24;No.201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加快建设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正>2021年,夹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中共乐山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5.28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75亿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01亿元,增长1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85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1元,增长10.4%。

    2022年02期 v.24;No.201 2+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承办: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蜀ICP备05015812号-1  网站地图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069号